上映日期:2008-07-17



類  型:懸疑/驚悚、冒險、動作、科幻



片  長:2時30分



導  演:Christopher Nolan (頂尖對決)



編  劇:Christopher Nolan (頂尖對決)



演  員:

克里斯丁貝爾 Christian Bale(蝙蝠俠開戰時刻)

希斯萊傑 Heath Ledger(食罪人)

摩根費里曼 Morgan Freeman(關鍵密碼)

米高肯恩 Michael Caine(頂尖對決)

蓋瑞歐德曼 Gary Oldman(蝙蝠俠開戰時刻)

亞倫艾克哈特 Aaron Eckhart(料理絕配)

瑪姬賈倫荷 Maggie Gyllenhaal(口白人生)



發行公司:華納
《黑暗騎士》北美五天破 兩億美金 創影史新記錄



作者:MkGenie

來源:好萊塢電影手冊







據最新Box Office Mojo最新公佈的資料顯示,《蝙蝠俠: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于周二再入2086萬美元,北美總票房已達2.038億!而取得這樣輝煌的票房成績,《黑暗騎士》只用了五天時間,再創歷史新記錄!



該片周二收入的2086萬美元,是非假日周二史上的最高票房記錄,僅次於去年《變形金剛》在獨立日假日檔期首映創造的2785萬美元的記錄。而周一,它狂收2449萬美元,列周一史上第四,跌幅只有43.8%。這些資料足見《黑暗騎士》的彪悍程度。它已成爲了今年的一個文化現象。



於是,它上映五天後,票房總收入就輕鬆跨越兩億美元大關,遠遠超過了2006年《加勒比海盜2:聚魂棺》(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Dead Man’s Chest)、2004年《蜘蛛人2》(Spider-Man 2)、2005年《星戰前傳3:西斯的復仇》(Star Wars: Episode III - Revenge of the Sith)保持的八天過兩億的記錄。現在,該片已名列北美史上最賣座電影榜的第84位,而這一切,不過只用了五天。



據路透社報道,華納兄弟影業公司預計《黑暗騎士》在周三將再收1700萬美元,令總票房達到2.21億美元。這也意味著,該片只花了六天時間,票房就超越了它的前作《蝙蝠俠:開戰時刻》(2005)花了四個月才創造的2.053億美元的北美總票房。華納國內發行部的總監丹·費爾德曼(Dan Fellman)還預測周四的票房能達到1600萬美元。他表示,即使《黑暗騎士》本周末的票房比上個周末少掉三分之二,它依然能在十天內在北美暴收3.5億美元——這,已接近《開戰時刻》的全球票房總和。





[attach]25563[/attach]

裝扮成“小丑”的影迷在7月21日倫敦首映禮上瞪著正在給影迷簽名的克裏斯蒂安·貝爾。





除了關於已故演員希斯·萊傑(Heath Ledger)的議論和評論界與觀衆的一致叫好外——IMDB上,票數已超10萬票,《黑暗騎士》依然保持有9.4分,以0.3分的優勢名列IMDB排名史上第一,擠掉了《教父》等一干強片;“爛番茄”影評網站Rottentomatoes.com上,已收錄的225篇專業影評中,95%給予了好評——,華納自身也在不遺餘力地推銷《黑暗騎士》。據尼爾森公司的統計,電影上映的12天前,這家電影公司九周內在電視上爲《黑暗騎士》滾動了2401次廣告,幾乎是《俠影之謎》(1287次)的兩倍。同時,華納還在瘋狂掃蕩該片流到網上的槍版下載,以確保票房持續高走。



之前已經報道《黑暗騎士》創造了一系列的新記錄,但實際上還有許多小記錄沒有統計在內,包括PG-13類影片最高開畫票房記錄;最高漫畫改編類型片開畫記錄;史上最高四天累積票房記錄;史上最高五天累積票房記錄;以及接下來將要創造的史上最高開畫一周累積票房記錄,和很可能的最快過三億票房大關的記錄。



業內人士(包括華納自己)的保守估計是,《黑暗騎士》的最終票房將至少有四億美元,而尼爾森統計公司一份對其票房的分析預測則高達4.5億美元。真的如此的話,這將是自2006年《加勒比海盜2》以來,第一部突破四億的影片。那麽,既然四億大關已無懸念,現在的問題是:它能成爲暑期歷史上最賣座的電影嗎?



現在史上最賣座電影依然是1997年的《鐵達尼號》(Titanic),它在北美市場卷走了六億美元,不過它是在12月檔期開畫的。此外還有其餘六部過四億的電影,包括《星際大戰》、《蜘蛛俠》和《E.T.外星人》。如果《黑暗騎士》能夠超過第二名《星際大戰》4.6億北美總票房的記錄,那麽不計通貨膨脹因素的話(註1),它就可能成爲史上第二賣座的電影,和最賣座的暑期檔電影。



一般來說,有著1.58億美元這樣驚人周末開局的電影,在周一周二的票房都會陡然下降,如之前的《蜘蛛人3》、《加勒比海盜2》等,但《黑暗騎士》的表現卻相當穩定,證明其有較強的後勁。如果該片後期的票房走勢和《加勒比海盜2》一樣,那麽它就最終可以收入高達4.96億美元的票房。現在,就看《黑暗騎士》第二個周末的跌幅如何。《海盜2》第二周的跌幅就保持在54%。如果《黑暗騎士》的跌幅能夠小於這個數位,那麽就完全有可能超越5億美元大關。



本周,《黑暗騎士》還將在更多的海外市場開畫,包括英國、義大利、西班牙等大市場。儘管主演克裏斯蒂安·貝爾(Christian Bale)在倫敦宣傳影片時因被控“毆打母親和姐姐”而被短暫拘留,但影迷的熱情卻絲毫不減。貝爾之後透過律師否認了所有指控,目前他已在西班牙的巴塞羅納參加該片的首映禮。



目前,據《好萊塢報道者》稱,該片已在20個海外市場收入5340萬美元。更多的海外上映將會陸續在七月和八月展開。






=======================================================



(註1):



以2000年之後的幾部北美賣座票房鉅片來分析比較票價調漲的通貨膨脹因素



2004年的史瑞克2換算過後總票房是4.88億美金

2002年的蜘蛛人1換算過後總票房是4.78億美金

2006年的神鬼奇航2換算過後總票房是4.44億美金

2003年底的魔戒3換算過後總票房是4.23億美金

2004年的蜘蛛人2換算過後總票房是4.13億美金

2005年的星戰3換算過後總票房是4.08億美金



至於大家常拿來比較的1997年鐵達尼號換算過後北美總票房是8.83億美金



數據是參考知名票房網站

北美影史票房排行榜(票價調漲通貨膨脹因素換算過後)

http://www.boxofficemojo.com/alltime/adjusted.htm



以上幾部這幾年熱門強片的北美票房經過換算成今年2008年的票價後



就拿時空環境條件雷同和同是漫畫英雄電影的 蜘蛛人1 換算後的4.78億美金和蜘蛛人2 換算後的4.13億美金

來和今年的黑暗騎士北美總票房做比較

如果 黑暗騎士 北美總票房賣超過4.13億美金的話就真的代表看黑暗騎士的實質觀影人數超過 蜘蛛人2

而 黑暗騎士 如果想成為史上漫畫英雄類電影實質觀影人數票房之王就必須超越 蜘蛛人1 換算後的4.78億美金以上



照目前黑暗騎士票房走勢來看應該很有可能是近年來最有機會挑戰5億美金的電影,不過要先觀察第二週的跌幅而定
武戲精彩華麗,文戲深刻細緻,讓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執導的《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成為2008夏天電影市場上既有娛樂性又有啟發性的精彩作品。



《黑暗騎士》的主要魅力不是蝙蝠俠,也不是英俊瀟灑的「雙面」檢察長,而是飾演小丑的希斯.萊傑(Heath Ledger),關鍵在於他深諳「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的奧妙。



惡魔,讓人害怕,卻也像黑洞一般,有吸引觀眾往下陷落的強大吸力。影帝安東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在1991年演活了《沈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中的漢尼拔博士(Dr. Hannibal Lecter),讓他大走老運,不但如願稱帝,續集電影可以一部接一部拍下去;希斯.萊傑在《黑暗騎士》中的小丑演技絕對夠格做為漢尼拔博士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雖然他已過世,已成絕響,但是最後一擊的震撼,卻已成為他向影迷揮手告別的傲人身影。



漢尼拔博士的可怕在於他總是彬彬有禮,說話慢條斯理,在最靜默的姿態下蘊藏著最強猛,也最深不可測的力道,只有猛抬頭時才可以讓人窺見眼神中一閃即過的犀利光芒,不可預測,才有意外,才讓人得見惡魔羽翼一伸的無邊無際。但是漢尼拔到底如何養成的呢?《沈默的羔羊》和《人魔(Hannibal)》都沒有交代,只得另拍《紅龍(Red Dragon)》和《人魔前傳(Hannibal Rising)》才讓人得窺一二,完成人魔拼圖,那已經是一魚三吃的商業剝削了。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功力則是不但用陰狠與尖銳成功雕塑出小丑的立體身影,而且一集就完整交代了他的童年傷痛與丑妝唇裂的關係,在歷史幽靈的孵化下,他的黑暗心魔更形巨大,不但要挑戰父權,同時也顛覆了正義的定義與語法。



首先是小丑妝扮的多層解答。臉敷白粉,唇抹胭脂,是小丑自古以來的慣用造型,透過突兀與誇大的視覺震撼,吸聚了世人的目光,但是《黑暗騎士》的豔紅唇影卻是他為了遮蓋自己因為家暴受創的傷疤,先有斯疾,而有斯人,証明了克里斯多福.諾蘭不甘心被漫畫束縛,試圖往下多鑽研,多挖掘出外表與內心的相互牽動。



其次,小丑沒事就會拿刀伸進對方的嘴裡翻動著,然後逼問對方知不知道被刀畫破嘴是什麼滋味,他受過的痛楚,也要讓別人嘗受,那種報復心理就是最恐怖的無形威脅,隨時都有可能發生不幸的蠢動不安,造成觀眾的忐忑猜疑,就是非常高明的觀眾心理操縱示範。





瞻前顧後,憂譖畏譏是失敗英雄難成大業的主因。用過即丟,不在乎黨羽如何想;翻臉無情,不怕囉嘍不追隨,則是小丑最「實際」的人性觀察報告。因為,只有夠強悍,才能在弱肉強食的叢林中存活,強者吞噬弱者是生物法則,他不過是冷酷的執行者;也因為他夠強夠狠,才能吸聚黨羽附從,他不需要幫派兄弟的忠義與攏絡,唯一在意的是有沒有能力予取予求。開場戲,他率領黨羽搶黑道銀行,事成即殺手下,嗜血無情令人心驚,卻也成就他揚威鎮懾的手段,黑道他敢惹,白道他根本瞧不起,寶刀出鞘,果然威鎮江湖。



逞強鬥狠,基本上是爪牙要做的事,做為反派宗師,創立幾句名言才氣派,於是小丑說:「你知道我為什麼愛用刀,不用槍嗎?槍,讓人死得太快,刀子才可以逼出人性,人的本性到了生死關頭才會原形畢露。」這句對白,夠資格登上小丑家門做門聯了。





蝙蝠俠自命「黑暗騎士」,專在黑夜出沒打擊不法,他願意把一切光彩和虛名都送給Aaron Eckhart飾演的雪白騎士檢察長,所以小丑要在體力上迎戰蝙蝠俠,心理上更要激發雪白騎士的陰暗魅影,唯有挫敗偶像,擊毀偶像,才是致勝關鍵,只有高明棋士才知道如何一舉「將軍」,不必迂迴,不必纏鬥,擒敵先擒王,既省力又有效,他的心機算計,也就更加讓人起汗毛了。



角色成功或許先得力於編導的骨架搭建,但是希斯.萊傑始終沒能好好站立,斜腰歪腳,側頭低眉,成就了不同世俗的身影,唸白的鬆緊有序,更讓小丑的肉身與靈魂連結成極有說服力的魔神形影,看完《黑暗騎士》,我們必需說他演得太好,卻走得太早,奧斯卡獎投票委員該思考的不是要不要投他男配角一票,而是男主角,因為,他才是《黑暗騎士》的真正主角,蝙蝠俠根本沒得比了。
英雄或偶像都有「粉絲」追隨,或因崇拜,或因耽戀,有為者亦若是的行動展示,成為「粉絲」的自然投射反應。



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的《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玩了兩場很有趣的粉絲趣味,呼應了電影的本尊與分身的主題論述。



首先是蝙蝠俠即將出場的黑道火拚戲,黑道相約在停車場交易,警方已經掌控線索,蝙蝠俠當然也有線報,妙的卻是現場猛然出現多位冒牌蝙蝠俠,碴呼動手,群蝠亂舞,把現場搞得一團亂。



這群冒牌蝙蝠俠,簡單來說,其實就是追星族的進化版,歹徒出沒處,偶像英雄必定現身,於是聞風而聚,就成為他們晉見偶像的大好良機。你永遠不知道為什麼追星族就是有本事比記者更能掌握明星偶像的動向,諾蘭導演也不必大費周章介紹這群冒牌蝙蝠俠的心理動機,總之,套起蝙蝠俠的外衣,就是角色扮演遊戲(Cosplay)的開始,起初的裝模做樣,確實有些唬人,很快就被打得七零八落,則是讓被唬得一楞一楞的觀眾看得目瞪口呆,:何以蝙蝠俠如此不堪一擊?



然後才是正牌本尊開著寶車破牆而臨,本尊就是本尊,三兩下定乾坤,然後還能回頭叮嚀那些躺在地上哀號的冒牌分身小心安份點,別再鬧了。



這要算是《黑暗騎士》中最幽默的一場戲了,導演諾蘭透過角色扮演的諧謔手法,開了追星族一個小玩笑,卻也悄悄帶出了本尊與分身的嚴肅主題。


至於小丑搶銀行的開場戲,則是分身亂人耳目的另一種趣味,所有要搶銀行的人,不論是天上飛的,地上闖的,人人一副小丑面具,那是小丑幫的宣傳秀,小丑殺保鑣,兇悍;小丑殺小丑,無情,但是觀眾無從分辨,誰才是真正的小丑,眼花撩亂構成了小丑面具的最大欺敵效果,混亂遮掩了本尊的身份,卻也擴大了迷亂效果,完成了超高效能的宣傳造勢效果,因此,等到本尊拿下小丑面具,顯現臉上的小丑粉彩時,才讓小丑形象正式定調,創造了煙花四射的出場秀。



然而這場戲都只是《黑暗騎士》的暖身戲而已,主要戲肉在於Aaron Eckhart飾演的檢察長哈維,他相貌堂堂,說話有力,打擊罪惡也有一套,連蝙蝠俠都覺得他是最理想的正義代言人,願意把所有的光采獻給正義俠客,蝙蝠俠寧願做為打擊不法的馬前卒,而且正因為蝙蝠俠隱身暗處,所有哈維不宜也不能的辦案方式,就交由蝙蝠俠的代行,一個白臉,一個黑臉,看起來就像一枚銅板的陰陽兩面,各行其是,各自施力,銅板才能滾轉。



然而,哈維的銅板卻是兩面同一個人形版模,表面上,他遇到難以決定的事,就會擲銅板,視陰陽決定行止;事實上,兩面同一版模,怎麼丟擲都是同樣的形狀,決定權從來不是機率所操縱,而是他自己的心意來決定。看似隨意,聽天行事,實是一切操之在己,他的噱頭手段,其實也暗示了權能者用了美麗包裝來唬人,其實卻是獨斷跋扈的強人本質。光明與黑暗本來就是相對卻也相應而生的自然現象,檢察長的「雙面人」外號,本來是道德偽善的消遣嘲弄,後來卻在被火紋身後,成為玉面猙獰同時並存的「雙面人」,當醜陋被逼現形後,哈維檢察長的悲憤私情也就成了邪念滋長的營養液了。



小丑的粉妝書寫著他一以貫之的邪,哈維的雙面則是人性善惡的拔河,這一切就像蝙蝠俠穿起蝙蝠衣是要除暴鋤奸,穿起西裝卻成了沈浸醇酒美人,玩世不恭的韋恩少爺,克里斯多福.諾蘭在《黑暗騎士》大玩善惡黑白二元論,雖然雕琢得極其用力,但是因而衍生的那一面才是本尊本色的人性省思,卻也讓蝙蝠俠這位漫畫英雄多了不少哲學韻味。
這次蝙蝠俠還多了一台蝙蝠摩托車(Bat-Pod),它跟蝙蝠車一樣擁有巨輪,不用腳架就能自行站立,兩側具有武器配備,包括40釐米的轟炸大砲、50口徑的機關槍及爪鉤發動器。

銀幕上,摩根費里曼飾演的盧修福克斯替蝙蝠俠打造最新科技的打擊犯罪裝備,從全新改良的蝙蝠裝到武器和各種車子。不過,真實世界中,這些道具都歸功於克里斯多夫諾蘭及堅強的幕後設計團隊,包括製作設計納森克羅利、服裝設計琳迪罕明、特效監督克里斯寇堡(Chris Corbould)及他們各自的團隊。



克里斯多夫諾蘭表示:「《蝙蝠俠:開戰時刻》中,我們讓觀眾見識到蝙蝠車(Batmobile)和蝙蝠衣(Batsuit)的製造過程,但是我們並沒有開發其他小裝備。因此,在這次的續集中,我們想要使蝙蝠俠的配備更高科技。我喜歡蝙蝠俠的一點就是,他雖然超有錢,但他並沒有超能力。從這點看來,如果你有雄厚的財產,你會如何利用經濟優勢創造出某些神奇裝置,以及增進打擊犯罪的技術呢?由此可知,蝙蝠俠的資源還是基於實際應用的科學和真實世界的邏輯。」



之前在《蝙蝠俠:開戰時刻》中,克里斯多夫諾蘭與製作設計納森克羅利就重新設計過蝙蝠車,結果外型介於藍寶堅尼和悍馬(Humvee)之間。這台強勁威猛的蝙蝠車暱稱為「翻筋斗」(Tumbler),好似結合了跑車的力與美,以及坦克戰車的結構。車子共有6個巨輪,前輪沒有連桿能使車子的轉彎幅度更大,能夠跳躍6呎之高,起動速度更是驚人。



這次的《黑暗騎士》中,除了強而有力的蝙蝠車,蝙蝠俠還多了一台新坐騎,那就是蝙蝠摩托車(Bat-Pod),是馬力極大的重型兩輪車。克里斯多夫諾蘭表示:「我們當然要保留蝙蝠車,可是我們還想讓蝙蝠俠擁有一台全新的代步工具,看起來要很奇特、很具威力。這是一台兩輪車,但絕對不是普通的摩托車。簡單說來,蝙蝠摩托車之於機車世界,就像蝙蝠車之於汽車世界。」



蝙蝠摩托車不僅速度快且機動性強,並能適應各種地形。它跟蝙蝠車一樣擁有巨輪,不用腳架就能自行站立,兩側具有武器配備,包括40釐米的轟炸大砲、50口徑的機關槍及爪鉤發動器。



蝙蝠摩托車的原始設計來自克里斯多夫諾蘭與納森克羅利。他們兩人先抱有一些概念,然後埋首於他們最喜愛的設計總部,也就是克里斯多夫諾蘭的車庫,專心設想出各個細節。納森克羅利回想地表示:「構思完成之後,我們決定把車子做成實物大小。我們設法搜集各種隨手可得的工具和零件,組裝成實際大小的車子模型。」



當然,克里斯多夫諾蘭與納森克羅利根本不確定他們的發明是否能夠成功。這時就得靠特效監督克里斯寇堡領軍的特效團隊了。克里斯寇堡表示:「我記得克里斯多夫諾蘭當初告訴我他對於蝙蝠摩托車的想法,那時我覺得他突發其想,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沒想到最後結果出奇地成功。」



剛開始,克里斯寇堡飛到洛杉磯,兩人在克里斯多夫諾蘭的車庫會面。他回想地說:「我初次看到克里斯多夫諾蘭與納森克羅利組裝的蝙蝠摩托車模型,我以為它快解體了(笑)。克里斯多夫諾蘭看起來憂心忡忡,因為他不知道該如何真正打造出一台蝙蝠摩托車。我們邊喝茶邊討論,他還是一直盯著車子看。這就是所謂道具設計如何裝配機械裝置的惱人問題。」



結果不出納森克羅利所料,製作蝙蝠摩托車的難度確實不小。克里斯寇堡表示:「我簡直是目瞪口呆,沈默地站著,假裝自己在思考,但是我其實心理在想:他們兩人瘋了。傳動系統該置於哪裡?這麼巨大的輪子要如何操控?說真的,困難重重。」



即使難題一堆,克里斯寇堡回到倫敦之後,跟他的團隊開始腦力激盪,設法在螢幕上打造出活生生的蝙蝠摩托車。經過幾回的測試和錯誤,他們終於完成蝙蝠摩托車,並且跟克里斯多夫諾蘭與納森克羅利當初組裝的模型極為相似。克里斯多夫諾蘭表示:「製作蝙蝠摩托車的成功機率本來就很低,沒想到克里斯寇堡和他的團隊竟然找到方法完成了。」



克里斯寇堡表示:「有趣的是,克里斯多夫諾蘭和納森克羅利這輩子都從未騎過摩托車,所以他們對摩托車的機械裝置一竅不通。或許這樣更好,因為他們下意識不會依照傳統摩托車的原理設計。事實上,他們不懂機械裝置反而使得他們創造出這台奇特卻炫目的車子。」



蝙蝠摩托車實際上能否操控又是另一難題。克里斯多夫諾蘭表示:「克里斯寇堡和他的團隊很有效率地打造出蝙蝠摩托車,成品炫極了,可是問題就在這台摩托車很難騎、很難操控。」



為了操控蝙蝠摩托車,騎士必須上半身向前傾,幾乎成水平,用手肘操縱,而不是手腕。事實上,唯一把蝙蝠摩托車騎得很熟練的人是專業特技機車騎士尚皮爾高伊(Jean-Pierre Goy)。克里斯寇堡表示:「我跟尚皮爾高伊合作過幾次,他是全世界最厲害的機車騎士之一。他當下就決心要學會騎這台困難度很高的摩托車。他說:『除非我能順利拍完這段,不然我絕對不騎任何其他的摩托車。』說真的,連他這種數一數二的專業騎士都覺得難。然而,他一旦操控自如,樣子實在很帥,一切也都值回票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nw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