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冒險鉅片【地心冒險】電影介紹



‧本片導演 【明天過後】視覺效果總監 艾瑞克布列維格

‧演員陣容 【神鬼傳奇系列】布蘭登費雪

【迷走星球】【尋找夢奇地】喬許哈卻森

【鬼修女】安妮塔柏寧

‧原著小說 改編自法國科幻大師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 1864年創作同名小說

‧上映日期 2008.7.18(五) 竄入地心

‧影片官網 http://www.journey3Dmovie.com
劇情簡介:



Trevor(布蘭登費雪 Brendan Fraser飾)哥哥Max是形影不離的頂尖地質學家雙人組,但自從Max十年前在冰島探索任務中失蹤後,Trevor從此就不再重視身邊的任何人,包括Max的遺孀和失去父愛的13歲姪子Sean。



直到某日,Trevor有機會重返Max失蹤的那個山頂,他決定再次前往哥哥罹難的地方出任務,期待發現關於哥哥的蛛絲馬跡,但是他卻忘了已經答應這個夏天要陪著Sean,沒有辦法他只好帶著姪子前去冰島。



旅途中,Trevor笨拙地和姪子分享與哥哥相處的回憶,卻因此在哥哥的遺物中發現他失蹤的真相!叔姪兩人決定跟隨Max,向他們此生最令人驚異的地心旅程出發……

一路他們經過奇美無比的地下巨穴、迷宮般的路程,見識了活生生的太古植物、史前食人魚、日光鳥等,還有最巨大、最凶暴的陸地恐龍─巨太龍!眾人遭遇了種種危險,九死一生,最後,他們因為地磁異常,弄混方向,進入了火山核心,而熔岩一步一步向他們逼近……。



他們不確定下一秒會看見什麼,唯一確定的是,他們正在距離地球表面四千英里之下、什麼都可能發生的地心世界!
又是一部同名小說改編的3D奇幻冒險片...片中融合許多賣座電影的類似情節與呈現手法,整體而言緊湊而又不失精采..



劇情整體的結合還算流暢



從開始的國家寶藏似的落魄地質研究科學家



到尼摩島似的作飛機到冰島



接著巧遇女主角 展開一連串奇幻冒險片的遭遇



印第安那瓊斯裡的隧道列車 侏儸紀公園裡的恐龍等等驚險刺激的場面



當然片中也有讓人讚嘆的美景與不可思議的奇遇



最後再加上預告續集式的完美結局



算是一部十分典型適合署假欣賞的電影啦



對了 有機會的話最好到3D的戲院欣賞 更能體驗身入其境的感動喔
《地心冒險》-電影製作特輯

---幕後大公開---



在《地心冒險》這部適合闔家觀賞的冒險電影中,三個探險者深入地球表層底下,發現了在地表底下令人驚嘆的地方,一個全新的境界,開始了一場令人歎為觀止的旅程。壯麗的畫面與最新的電影製作技術,是新線與威登聯合推出最新電影作品『地心冒險』最不同於以往的特色,將呈現出如同史詩般的華麗冒險,帶領觀眾一同進入電影中主角的旅程。



《地心冒險》由布蘭登費雪(神鬼傳奇、)、喬許哈卻森(尋找夢奇地)與安妮塔柏寧共同領銜主演,並結合奧斯卡視覺效果得主艾瑞克布列維格(明天過後、珍珠港視效總監)所創造出的精湛視覺表現,並運用最新的拍攝技術-電影史上首度真人的3D電影,淋漓盡致的詮釋出朱爾凡爾納的小說,並將觀眾推向另一波驚奇刺激的視覺新感受。



第一次執導電影的艾瑞克布列維格表示「將朱爾凡爾納的知名小說<地心探險記>加入新的角色,運用科技改編成更適合現代的故事是個讓人感到非常興奮的經驗。拍攝這部電影時,我想要表達出冒險犯難的精神,並相信任何事都是有可能的。」。製片人並認同的說「電影製作是要帶領觀眾進入另一個世界,我們希望看電影的人可以沉醉在影片之中,因此捕捉電影裡那種真實又可以產生共鳴的人物性格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



基於對此電影的理念,艾瑞克布列維格與製片人共同希望能將電影製作推向更精緻及更專業的領域裡。



【電影場景設計】



這次電影場景拍攝的範圍,遠從冰島上冰河的頂端延伸到地心裡的海洋,再加上令人目瞪口呆的蘑菇森林和鈣化的岩石,這些錯縱複雜的場景設計,是由一群具有專業知識的設計師和藝術家共同討論製作出來的。根據設計團隊表示「當要創造出一個幻想的故事,你必須要依據一些事實去延伸然後再創造」初部開始是要有一個概念作為設計製作、視覺效果、電影藝術的標準,因此需要多達200多個藝術家一起協同幫助整個電影的製作。



參與的藝術家Sandefur談到,最大的挑戰就是要平衡現實與超現實的結合表現。在訂出虛擬世界的同時,也不能打破現實生活的設定。電影中所有的組織和顏色必須要讓人感覺到非常的真實、豐富。雖然觀眾知道他們在虛構的世界裡,但我希望他們知道我們是在外景場地拍攝地底下或者是叢林裡。



【拍攝地點】



電影是在蒙特婁拍攝的,那裡幾乎就跟叢林一樣,而較為令人驚喜的是,在那北方的城市,有著非常珍貴的天然環境能提供設計團隊發揮使用。電影製作設計師們還發現城市的外圍孕藏著驚人的地體,這樣的地體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環境結構來利用。設計師們收集了很多不同區域地形的土壤,用石膏複製它們的樣子,再貼到場景中的牆壁上,讓觀眾們更恍如身在現實生活的環境中。



【3D電影考驗演員想像力】



製作真人3D電影需要大規模的視覺效果,這些都要在後製作業中製作,因此要求演員要在主要的圖像上想像並且表演。他們也必須想像一些不存在的事物像日光鳥和巨大而且會飛的食人魚,激發出演員們的豐富想像力,且能更真實的呈現出演員們的演技。此外,3D電影製作上必須做很多次的測試,因此,為了盡可能讓演員們的表演能夠自然呈現,所以演員們必需要更專注在他們故事中的角色。



【3D特效運用】



《地心冒險》電影製作過程宣告電影技術邁入新的時代。在電影最初發展的時候,決定要將《地心冒險》以全面3D化方式呈現的關鍵點在於電影製作團隊希望能帶給觀眾歎為觀止的視覺效果,將經典的故事提升到更高的層次,並保留原始小說動人的部份。



『過去有很長時間為主題公園製作3D電影與視覺效果,對於將本片以全面3D方的方式拍攝,我覺得很能適應』導演說『但在同時,我也避免使用過多的3D特效,因為過多花俏的3D效果會讓觀眾無法進入故事劇情。』



《地心冒險》是第一部以融合系統拍攝而成的電影。融合系統是由奧斯卡製作人James Cameron與攝影師Vince Pace共同研發出的最尖端的攝影機。與其他傳統的專業攝影機不同,融合系統的攝影機相當輕巧且便於手提,且以兩個高解析度的3D鏡頭並排架設在一起,模擬成觀眾的左眼與右眼。輕巧的尺寸與機動性給予電影製作人前所未有的自主權、掌控度與靈活度。以往,3D攝影機都相當大而且很重,因此要移動攝影機便顯得相當的困難,使得導演在拍攝動態場景時,選擇就相當有限。而融合系統的攝影機設計得相當小巧,使得攝影師在拍攝時可以像使用2D攝影機方式操作。這是相當大的進步。融合系統的攝影機甚至可以拿在手上、水中、架設在攝影機穩定器上或是在空中進行拍攝。攝影導演Chuck Schuman表示『融合系統的建立是基於人類的視覺系統,這將會帶給電影院中的觀眾一種新的體驗—如果你人在現場,你看到的就會是電影畫面中所呈現的。』



另一個新發展是應用新的【動態聚合】,如此一來,電影製作人便可以改變焦點。『有點類似使用傳統的拍攝機器變焦,我們將聚焦的點放在動作上。』導演解釋道『這樣一來,觀眾在看3D電影時顯得更容易。』而以數位高畫質拍攝《地心冒險》讓製片人在呈現令人歎為觀止的畫面上有更多的發揮空間,與以往的3D電影比較之下,更能接近人眼所實際看到的畫面。比起傳統的電影,在高解析度的畫質下,動態聚合可以呈現出場景的景深,如此一來,便可以依據物件的不同距離呈現出焦點。例如在電影中,如果演員趴在石頭上,但是他的手在機器的拍攝範圍之外,那麼以前的電影拍攝只能將焦點放在他的手或是眼睛上,但是無法將兩者都視為焦點。但使用高畫質的3D影像,因為景深的關係,可以將兩者都視為焦點,所以看起來更加真實。



當電影拍攝技術如此進步時,以先進的數位科技呈現影像將帶給觀眾更多深度的體驗。而電影最大的目標便是娛樂觀眾,這種最新的電影技術能以一種新的、跨越時空的方式,重新檢視原著小說,並帶領電影邁入新的時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nw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